今年7月18日,省发改委、省农业厅《关于转下达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川发改投资〔2016〕345号)明确了“涪城区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内容为水改旱10000亩,养鱼灭螺1250亩,家畜圈养500头,建设年限为2016-2017年,总投资168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404万元,地方投资281万元。此次项目的落实,是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在省农业厅、市农业局,特别是在省疫控中心的亲切关怀,并通过我局的努力工作取得的,全省范围内安排了四个县(市、区),我区安排的中央投资最多。
血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流行病学特点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40余种哺乳动物能够感染血吸虫,成为血吸虫病发生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家畜在有螺地带放牧形成疫源地,农民通过水田耕种、从疫源地引水或捕鱼等活动导致接触疫水反复感染。血吸虫感染人体后,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其潜伏期较长,会给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危害加大。一个晚血病人,表现为极度消瘦,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症状,治疗费用十分昂贵。《送瘟神》一诗就是1958年7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的深切感慨。
我区地处都江堰人民渠六期干渠和安昌河下游,是钉螺孳生和历史有螺区,新皂、金峰、吴家镇为最重。我区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从2008年开始,2008年、2012年、2014年已建成三期,先后在吴家、金峰、新皂、杨家、石洞、河边、磨家、石塘、青义等9个乡镇的历史有螺村实施,建设水改旱7300亩,养鱼灭螺1410.7亩,家畜圈养6500头,完成投资168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05万元,地方配套261万元,农民自筹116万元。
目前,我局已完成了2016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调查摸底工作。下一步,将按照项目的要求,组织开展勘察、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预计2017年上半年开工,2017年底完工并接受上级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