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亩耕地,我们不仅要严守数量上的红线,更要严守质量上的红线,让高质量的耕地区域定位,不能动。”记者参加了全国政协农业组的多次讨论会,保护耕地被多个委员多次反复提及。
之所以需要区域定位,是因为在很多地方基本农田被用于工业和商业开发,城镇周边、公路铁路周边等区位良好的基本农田被置换,“基本农田上山”成为普遍现象。“因为江南鱼米之乡的1亩肥沃土地,与新疆戈壁的1亩地,是不具可比性的。”河北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委员说。针对现状,辽宁省营口市副市长高炜委员提出,当前非常有必要对全国的耕地质量状况进行调研,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鹤龄委员表示,很好的良田加入石料变成工业用地可惜,而产粮大县变成工业强县,资源被浪费可惜。王海波一再强调:“有学者调查认为,一旦良田变成钢筋水泥的工地,其对农业来说就是毁灭性的,重新再生为良田的时间恐怕需要一两个地质年代!”
这里又牵出一个“农地”变“非农地”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原局长贾治邦委员的话直指痛处:农地“非农化”,因为工业用途、商业用途利润高,为地方财政上缴税额高,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主要原因。
而造成“农地”变“非农地”现象的原因就是缺乏严格的法制化约束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委员列举了几个数字:当前约有四分之一的农户承包地(国家统计局1995年数字14.2亿亩)3亿亩进行了土地流转,而其中流转到企业的约3000万亩,企业拿地后种粮的不到8%。“非农化”趋势明显。
陈锡文介绍,在这方面,日本、台湾省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严格控制农地转用,农地所有权仍然只能在农户或农业生产法人之间流转,企业等主体只能租地进行以农业为主的经营,在企业中农民必须是股东。台湾是用途管制,比如购买的土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才可以申请盖房子,而且房子面积不能超过十分之一,其他部分必须进行农业生产。
陈锡文强调,必须首先在制度上解决基本农田的问题,才会有农业发展、粮食安全。 |